获奖项目 | 获奖时间 | 获奖类型 | 主要获奖人员 |
---|---|---|---|
复杂浅海地形一体化和智能探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| 2020 | 2019年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 | 吴自银等 |
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发现与探测关键技术创新 | 2020年1月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| 陶春辉 李家彪 |
海底甲烷渗漏的地质表征与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| 2019年11月30日 |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| 韩喜球 |
海陆过渡带地形地貌探测关键技术与应用 | 2019年5月 | 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2018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,排名第一 | 吴自银 |
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事件及其气候与环境效应研究 | 2019年5月1日 | 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| 韩喜球 |
复杂地形下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| 2019年1月16日 | 2018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| 单位排名3、张金辉排名4,张国堙排名6,吴涛排名13 |
“浅海复杂地形大面积高效探测关键技术与应用”项目 | 2019年10月 | 2018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| 吴自银 |
“深海多金属硫化物瞬变电磁探测关键技术与应用”项目 | 2018年11月4日 |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| 陶春辉 |
“西北印度洋现代海底热液成矿现象的首次发现” 项目 | 2018年2月9日 | 中国地质学会2018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| 韩喜球、王叶剑、邱中炎、李怀明、武光海、杨磊、崔汝勇、吴招才、邵宗泽、李洪林、刘吉强、傅文韬、余星、张朝晖、周亚东 |
《大陆边缘地质特征与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确定》 | 2016年 | 年度海洋优秀科技图书 | 实验室为第一单位 |
一种基于多来源水深数据融合的海底地形地貌构建方法 | 2017年1月 | 浙江省首届专利奖金奖 | 吴自银等 |
中国大陆架划界关键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 | 2016年5月22日 | 2016年度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杰出贡献奖 | 单位排名第1,李家彪排名第1,吴自银第4,黎明碧第6,方银霞第7,唐勇第10,阮爱国第13,高金耀第14,李守军第16,尚继宏第19 |
中国海大陆架划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| 2015年1月 |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| 单位排名第1,李家彪排名第1,吴自银第4,黎明碧第5,方银霞第6 |
中国大陆架划界关键科学技术研究及应用 | 2014年 |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| 单位排名第1,李家彪排名第1,吴自银第4,黎明碧第6,方银霞第7,唐勇第10,阮爱国第13,高金耀第14,李守军第16,尚继宏第19 |
我国近海海底地形地貌调查研究 | 2014年5月26日 | 2013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| 单位排名第2;吴自银排名第2,尚继宏排名第10 |
中国滨海湿地调查与评价 | 2014年5月26日 | 2013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| 单位排名第2;龙江平排名第3 |
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找矿与评价研究 | 2012年 | 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| 陶春辉等 |
中国近海‘数字海洋’信息基础框架构建 | 2012年 | 海洋科学技术特等奖 | 单位排名第5;高金耀个人排名第11 |
3500米深海观测和取样型ROV系统 | 2012年 |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| 陶春辉(排名第7) |
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测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| 2011年 | 首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| 李家彪1,吴自银2,郑玉龙4,高金耀5 |
多波束测深系统核心技术创新 | 2011年 | 浙江省2011年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| 李家彪等 |
洋中脊海底热液区的发现 | 2011年 | 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 | 陶春辉等 |
精密多波束质量控制体系与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| 2011年11月 | 测绘科技进步奖 | 单位排名第2;吴自银排名第1、高金耀第6,金肖兵第7,李守军第9 |
海洋调查新标准制定与修订 | 2010年 |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| 李家彪等 |
多波束测深精细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| 2009年 | 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| 吴自银等 |
外大陆架划界研究 | 2009年 | 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特等奖 | 李家彪 |
《海洋调查规范》系列国家标准的修订与制定 | 2008年 | 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 | 李家彪排名第1 |
富钴结壳中的地球轨道周期印记及其高分辨率定年应用 | 2008年 | 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二等奖 | 韩喜球、邱中炎、马维林等 |
西北太平洋环境调查与研究 | 2008年 | 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特等奖 | 金翔龙、李家彪等 |
超宽频海底剖面仪 | 2008年 |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| 单位排名第2,陶春辉排名第2 |
多金属结核(壳)的高分辨率年代框架及其古环境记录研究 | 2007年 |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| 韩喜球、马维林、邱中炎 |
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系列及其勘探工艺 | 2007年 |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| 钱鑫炎排名第2 |
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系列及其勘探工艺 | 2007年 | 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| 钱鑫炎排名第2 |
东海、黄海海洋地质及资源情况分析研究 | 2006年 | 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| 单位排名第4 黎明碧排名14 |
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系列 | 2006年 |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| 钱鑫炎排名第2 |
"大洋一号"科学考察船计算机网络信息集成系统(二期) | 2006年 | 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| 陶春辉排名第1 |
开关液压源及基于该原理的深海水压型能量供给系统 | 2006年 |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“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” | 申屠海港排名第6 |
深海电视抓斗技术研究 | 2005年 |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| 单位排名第2 钱鑫炎排名第2 |
深海电视抓斗技术研究 | 2005年 |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| 单位排名第2 钱鑫炎排名第2 |